象思维

  象思维,是以直观的形象、物象、现象为基础,以意象、应象为特征和法则来类推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,从而认识生命、健康和疾病的思维方式。

  从汉字发生学而论,“象形”是汉字的主要构造法,除通常汉字造字以外,也源于对中医药学知识、实践的客观描摹,如“”,即是古人源于对心的解剖观察,而达到汉字与所指事物的形似或神似。从思维发生学而论,《周易》以“象”为基本观念,观察各类事物的不同形象、征象,归纳为天下深邃之道理。如《易传·系辞上》:“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,而拟诸其形容,象其物宜,是故谓之象。”

  象思维,主要包括形象思维意象思维应象思维三种思维方式,以形象思维为根本,以意象思维为特征,以应象思维为法则。

  总之,中医象思维,是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,通过意象思维应象思维的抽象和提炼,据象归类事物,整体分析世界,从而实现了中医学对自然、社会和人体整体功能动态之象相互系和统一性的认识。中医学独特医学理论体系的创建和形成,与运用象思维观察分析探讨生命活动的机理密切相关。所以学会观物取象,触类旁通,观象明理,得象悟道,是学习中医的基本功。